摩崖石刻
九華山歷史文化豐厚,歷史上文人雅士除以詩文贊美,還留有數(shù)百處摩崖石刻,分布于全山各景點,最具代表性的有:
佛 楷書,字長66厘米,寬53厘米,鐫于下蓮花峰觀音庵遺址前石崖上。落款字跡模糊,隱約可見“淳熙己酋重陽前三日章浩石應孫章耒來此”字樣。
固我山河 楷書,每字長134厘米,寬134厘米,署款字徑35厘米,鐫祗園寺東山石崖上。1937年國民黨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題。
劉沖石刻群 位于柯村東少微峰下劉沖盆地。盆地狹長,面積約1平方公里。唐代進士、青陽人費冠卿辭不應詔,絕跡仕途,長期隱居于此,筑有”費拾遺書堂”,著有詠九華山詩員卷(收入《全唐詩》)。后世尋訪其遺蹤、追仰其高風的隱逸名流不絕,留下眾多贊譽的詩篇。北宋青陽人,著名隱士和學者劉放曾長期在劉沖的觀音巖讀書寫作,著有《九華拾遺》圓卷,曾譽滿國中,詩僧希坦稱他”胸藏萬卷書”。劉放在宅旁巖壁上刻有”清隱巖”3字,字徑約1米。當年拜訪和后來憑吊者多有詩文題刻于石上,以致形成了劉沖摩崖石刻群。劉沖明代以前的石刻大都風化剝蝕?,F(xiàn)存有明清石刻12副,其中有施達尋訪陳巖遺跡的摩崖詩刻、吳鐘”云波書:“摩崖詩刻、吳光錫摩崖詩刻、柯磊摩崖詩刻等源方,字體蒼勁,刻工精細。劉沖石刻群今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“一覽眾山小”楷書,每字長37厘米、寬45厘米,鐫刻于天臺山頂巖壁上。署款”光緒辛丑年東至謝徽、懷寧馬琨游天臺題”。
“中天世界”楷書,每字長32厘米、寬24厘米;鐫刻于天臺渡仙橋下巖壁上。署款”大清××光緒××重建××題”。
“非人間”楷書,每字長73厘米、寬37厘米,鐫刻于天臺寺渡仙橋下”橋洞”形成的巨大石門巖壁上。署款”康熙五十六年季春月觀察使三韓人朱作鼎題”。
“高哉九華與天接,我來目爽心胸擴”隸書,每字長78厘米、寬57厘米。鐫刻于天臺青龍背巖壁上。署款”孫元良”。
這些摩崖石刻,筆力蒼勁,字體秀美,具有名家風范;署款的有高僧,有軍人,有名士,還有普通游客;石刻氣勢磅礴,文采飛揚.
倚欄石刻 位于羅漢墩東南巖壁。這是一方摩崖石刻。文為“春來莫忘重到此,倚欄側目聽松風?!笨钭R:廬陽(今合肥)人。隸書,筆力遒勁,是一幀品味較高的石刻作品。我們身置云涌松濤之中,體會“聽松風”3字,當別有一番韻味。
此外還有:憙云深處、云舫、別有天地、飛身處、天梯、江南第一山、即是仙界、漸入蓬萊、為善為寶、東方極樂、南無阿彌陀佛,我來目爽心胸擴等。